上海交大研究生小林在搞科研时,因找不到合适的“控制系统仿真”工具软件而烦恼不已……日前,全国人大代表杜斌在《加强我国应用基础技术类工具软件开发的建议》中指出,我国应用基础类工具软件严重缺乏自主研发成果,几乎全被国外软件垄断。他认为,这些软件的自主研发能力关系到我国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和质量,建议加大对此类软件开发的投入。
近年来,我国自主软件的研发取得显著进展,但在应用类基础技术软件的开发方面却显得薄弱,“不仅很少有相关成熟产品,甚至都没有起步。”杜斌说,企业或研发人员只能购买国外软件,不少高校师生、工程技术人员甚至长期使用国外盗版软件。
杜斌指出,应用类基础技术软件包括各类CAD、数学计算、工程计算、电子电气设计、力学计算、化学工程计算等。它们是各类科学与技术领域共性技术的软件化或工具化,是各行各业核心技术的基础,也是各类工业关键技术研发的核心工具。“从技术上说,这些软件的开发并不存在特别的技术障碍。”
反观日、韩等国,同样面临西方国家软件的冲击,但对这些技术基础软件产品都进行了长期自主研发,并有大量商业软件在本国面市。杜斌分析说,我国高校较缺乏这类技术持续研发的氛围和管理机制,缺乏合适的团队选择流程,缺乏持续投入的资助模式,没有仔细区分哪些是国家要“养”的技术领域,较长时间不能实现直接经济效益。
应用基础类工具软件研发的特征是“小团队+持之以恒”,在杜斌看来,这类软件必须依靠国家长期定向投入和资金支持,甚至不惜十年连续资助,才能有所产出。一般工业应用类软件需要专业人士3-5人持续工作,通常对一个研发团队的一年投入不会超过500万元。“这样的投入效果虽不能立竿见影,但却是创新必走的阶段。”
从国外的发展经验看,很多成果最初出自高校,如著名的数学软件NAG、统计学软件SAS等。因此,杜斌建议,要重点在高校和中科院体系进行团队的培养和资助。同时,他强调这样的研发往往以成熟的经验和算法为基础,对这类工作不能下达论文指标,建议给予经过科学选拔的团队足够的自主权,而检验的关键就是几个团队间的竞争及国内其它单位的使用情况。
杜斌还建议,鼓励这些成果在国内无偿使用。这样,会为国家节约大量资金,快速支撑相关研发,“这也可以成为软件研发的考核标准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