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IT 产业的变革从未如此剧烈。”
如果要用一句话描述整个 IT 产业的现状,微软大中华区董事长兼 CEO 贺乐赋的这句话再合适不过了。这股席卷 IT 产业的变革之风不仅让 PC 产业链上的企业失去了色彩,也给 IBM、甲骨文等老牌 IT 厂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。
2013 年里,“转型”几乎成为所有 IT 厂商提及率最高的词。它们挣扎着重新适应这个新的时代,但遗憾的是,舞台中央已经很难再有属于它们的位置。
PC 产业链的失落
过去一年的 IT 行业里,最为“受伤”的企业莫过于 PC 产业链上的这些厂商,从英特尔、AMD、微软,再到惠普、戴尔、宏碁等。在消费者近乎痴迷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的热潮之下,他们突然之间被丢到了无人问津的角落。
作为曾经主导 PC 行业的两大企业,英特尔和微软首当其冲。微软发布的 Windows 8 没能让 PC 行业恢复增长,而英特尔也未能在移动芯片领域有所作为。
微软这个昔日的巨头,在 2013 年里,正式踏上了向“服务+设备”厂商的转型之路。随着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,外界终于看到了微软孤注一掷的转型决心。
Window 8 没能成为 PC 产业的救星,微软可以不在乎,但是在通往转型的路上,Windows Phone 8 系统,微软则不能有任何闪失。与苹果 iOS、谷歌 Android 目前所拥有生态环境相比,微软 Windows Phone 8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因为没能及时在移动芯片市场有所作为,英特尔在 2013 年这一年似乎都没能成为行业的焦点,反倒被高通等企业抢去了风头。在这一年,英特尔更换了 CEO 人选,外界一直在观望英特尔将如何打赢这场翻身仗。
2013 年,应该是英特尔的证明之年。通过先进的制造工艺,英特尔不断降低芯片的功耗,成功将自家芯片应用于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等产品。英特尔成功证明了自己,但马拉松总不能一直这么慢吞吞地跑下去。
PC 产业链上游的厂商日子难过,下游 PC 厂商的日子更是难上加难。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购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,PC 出货量在 2013 年的降幅可能达到 10% 以上。
惠普、戴尔已经无心恋战 PC。前者在结束动荡之后,更加关注 IT 服务和解决方案;而后者也在艰难完成私有化之后,开启了向解决方案厂商的转型。
2013 年里,除了联想集团还能在 PC 市场继续巩固市场份额之外,宏碁、华硕似乎被逼上了绝境。这两家台湾企业需要好好思考下一步要走向哪里。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在年末宣布重新出山,但对他而言,拯救宏碁可能已经有心无力。
云计算浪潮
PC 产业链上的厂商元气大伤,整个产业链都在“转型”中挣扎。即使惠普、戴尔等厂商看好的企业解决方案领域,IBM、EMC、甲骨文等老牌厂商实际上也在谋求转型,因为它们正在遭受来自云计算的冲击。
以往企业客户会购买服务器、存储、网络设备等硬件产品,自己搭建 IT 数据中心,但随着云计算的兴起,很多企业转向亚马逊等厂商,开始转而租用计算能力、存储资源和其他服务。这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传统硬件市场的萎缩。
同时,云计算也在改变软件的交付形式,冲击软件行业原有的商业模式。过去企业需要购买昂贵的套装软件和签订维护合同,但现在他们更倾向于选择 SAAS 软件服务。SAAS 软件模式下,软件的价格便宜,企业部署使用也更加方便快捷。
虽然传统硬件和软件的市场规模仍然巨大,但企业消费偏好转变的速度令 IBM、甲骨文、EMC 等传统 IT 厂商们措手不及。IBM 不会忘记,今年 7 月亚马逊是如何从它手中夺走了美国中情局 6 亿美元的云计算大单。
今年 6 月,IBM 以 20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云计算公司 SoftLayer Technologies,以强化公司在公共云计算市场的地位。
甲骨文则与微软、在线市场营销和客户关系系统等云计算服务提供商 Salesforce 等厂商达成了云计算方面的合作,主动使得甲骨文的数据库等软件可以在微软的公有云平台 Windows Azure 上运行,并且接入 Salesforce 平台。
亚马逊、Salesforce、Splunk 这些曾经没有被 IT 巨头们看在眼里的厂商正在迅速成为云计算、SAAS、大数据领域的弄潮儿,大有取代之势。
对于所有的 IT 厂商而言,这是最好的时代,也是最坏的时代。